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,智能化时代已经一步步到来,如何抓住时代机遇,把握行业需求,是我们为乘上先锋浪潮所不可或缺的武器。农业发展在我国历史悠久,社会热点备受关注,一直以来以农业发展为中心国家政策频频出台,足以证明,农业发展前景巨大。而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结合,将会是农业智能化巨大的动力,其市场潜力更是不可限量。
关于温室大棚环境控制,方法是很多样的,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玻璃温室和大棚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以供参考:
(1) 生长期不同,所需要的水量不同。如果有条件最好采用滴灌。由于滴灌能够直接将水涉人到作物根际,使水肥能够充分利用,避免因大水覆灌而道成的水肥流失现象,减少用药60%。
(2)棚室内全都地膜覆蓝
将棚室内的栽培区、走道、水沟等全部覆益塑膜,防止水分蒸发造成棚室内程度增大,同时提高太阳光线射人量,显著提高模温和地温。
(3)采用消雾无满膜该膜除了具有普通无满膜的功能外,并形成水流沿棚膜流下,防止和消除了棚内的雾气,降低了空气湿度。这种膜比普通无消膜降低湿度10%~12%,光照强度增加20%~25%,棚内地温和气温升高2~3,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。
(4)地面覆盖碎草
在温室的大行垄沟内铺5~6cm严麦棣及碎秸秆等。还具有抑制杂草滋生蔓延、增温、释放CO:等作用.还可作为下茬的有机肥。
(5)使用烟雾剂,粉尘剂烟雾剂,粉尘剂都是农药制剂,可U预防病虫害的发生,可防治疫病、霜霉病、灰霉病、菌核病、炭疽病等。
(6)通风散湿,换气保温 当棚内湿度过大时,可采用通风换气的方法降低湿度。一般棚温白天控制在25~30C,超过30C即开天窗放上风,换气排湿,同时补充CO含量。如果晴天中午气温超过35C,即应越长中午前后放风时间和逐渐加大通风口,即开天窗通上风,又开前窗通下风,使棚温保持在28~30,空气相对湿度为60%以内。夜间棚温不低于12~18C 。
(7)增温增光降湿温室内热量来源于太阳,模内温度高,空气相对湿度下降。温室增温增光措施主要有:选择合理的棚体结构、选用消雾无满膜、及时揭盖覆盖物、保持棚膜清洁、合理布局、加强植株调整、张挂反光幕、人工补光、推广双膜免覆盖草市技术、运用压膜线压膜技术等。
如今,物联网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,行业大亨也都围绕物联网展开全面智能化业务,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更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环。打造农业物联网,实现农业智能化,是大势所需,更是市场所需。把握机遇,抢占先机。武汉楚一科技,必当勇往直前,实现自我价值!